促进行业繁荣,传承行业责任。
1983年,先河古筝建厂,实现扬州古筝厂从无到有的跨越。彼时的古筝行业一片萧索。我们深知,企业的发展,靠的是“水涨船高”,而不是“水落石出”。行业发展了,企业才会发展。
将行业责任扛在肩上,以行业繁荣为奋斗目标。我厂于1986年,辗转全国,联络行业专家,倡导并协办“中国古筝艺术第一次学术交流会”。全国200多古筝专家齐聚扬州,共商古筝发展大计。本次大会,成为了古筝行业发展史上的标杆事件,在此之后,古筝行业走上发展的快速路,在全国燃起了星星之火。
不吝于行业,求得行业繁荣。我厂发展过程中,培养了一大批斫琴工匠。这批行业人才如今在古筝业赫赫有名,以至于我厂被业界称为古筝界的“黄埔军校”。我厂为行业不断输送着人才,这让琴筝之乡扬州陆续出现第二家、第三家古筝厂,为行业打下了“质”与“量”的基础。
近四十年来,我们一直以“促进行业繁荣”为己任,并将这种精神予以传承。凡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事情,我们都积极参与;凡是能扩大古筝影响力的活动,我们不吝钱财,全力参与。
这不仅是先河古筝作为老牌古筝厂的胸襟与眼界,更是先河古筝骨子里流淌着的使命感。
推广古筝教育,传承行业之根。
自1983年我厂生产出首批古筝以来,我们就走上了普及推广古筝教育的征程。
我厂邀请曹正、娜仁格日勒等筝界名家试琴,设立古筝形制工艺高标准,凭借质量与音色吸引大众,让古筝教育在大众中流行成为了可能。
我厂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音乐会,邀请赵登山、陈安华、罗小慈、王中山等行业名家同台演出,央视全程转播,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筝热,为古筝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推波助澜。
我厂走进音乐院校,全资资助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古筝比赛,不计回报,甘当古筝教育事业的铺路砖。
教育乃根本,有本方可溯源。推动古筝的普及,搞好古筝教育工作,是行业之事,也是传统文化之事。
也是先河古筝一以贯之的必行之事。
追求卓越制造,传承扬州工艺。
扬州古筝的斫制工艺,名扬天下。我厂素以精湛的工艺见长。
1986年起,我厂正式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联营,高级工艺师、非遗文化传人、“古筝之父”徐振高驻扎我厂四年之久,组织开展生产工作。我厂的工艺技术得到提升与巩固,先河古筝成为高质量扬州筝的代名词,打造了诸多经典产品。
古筝制作与地方工艺更是相映成辉。我厂创造性地将古筝制造与扬州漆器相结合,两种传统文化碰撞,形成“琴筝之乡”扬州一张特有的名片。
近四十年匠心传承,秉承传统,也追求创新。近年来,在继承扬州工的基础之上,我们追求极致的精致。我们把传统烙画运用到古筝制作上,采用千年“非遗”木艺镶嵌工艺,打造“非遗”技艺的产品。利用工艺传承,带来耳目一新的产品。
扬州工艺,源远流长,很幸运,我们一路见证,一路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