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3年,先河古筝建厂之初,制作研发主要依靠张弓团队,厂里的第一个师傅也是由张弓介绍的。
随着业务的开展,陆续请来了一批斫琴师傅和漆匠师傅,建立了生产线。
1984年,先河古筝与扬州漆器厂合作,把古筝制作工艺与扬州漆器工艺结合,这是一次技术的革新,风靡当时。
1986年,我厂与上海市民族一厂合作,对方派来技术骨干、有着“古筝之父”之称的徐振高,参与古筝的制作与指导。我厂的制作技术得到升级,全部使用上海技术,达到国内较高水准。
<sectio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2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 width: 464px; border-radius: 10px; border-width: 1px; border-style: solid; border-color: rgb(213, 193, 130); background-image: url(" wx_fmt="jpeg");" background-position:="" center="" background-repeat:="" display:="" justify-content:="" align-items:="" word-break:="" break-all="">可以看到,建厂以来,先河古筝的制作水准在一步步提升。
这种技术的提升也让厂里面的师傅、学徒受益匪浅。
当初,卢厂长厂里的学徒中,有两个年轻人特别优秀。
不仅能吃苦,还很有灵气。
一个叫田步高,一个叫马维衡。
这两位当年的学徒,如今已经成为了叱咤琴筝界的风云人物。
田步高成为了著名的斫琴工匠,创办了自己的古筝厂。
马维衡成为著名琴家与斫琴师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
卢厂长于1983年开办扬州第一家古筝厂,直到1987年之后,第一批学徒学成之后,扬州才有了第二家、第三家古筝厂。
先河民族乐器厂,就像是黄埔军校,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,独当一面,为行业不断输送中坚力量。
这让笔者想起李白的那首诗: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。
编者按:【忆筝嵘】为先河古筝策划的一档专栏,将会为大家介绍先河古筝37年的发展历史,本期为第08期